與人溝通本身就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在溝通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度至關重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更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通過在濟南北大青鳥山大校區,與大家淺談一下身為班主任的王老師是如何與學員進行溝通的。
學生管理工作中,跟學員的溝通、談心、談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王老師說、這就要求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濟南北大青鳥山大校區,王老師是帶的 “學士后”班級,學士后課程面向的對象是比較特殊的學員-------??苹蛘弑究埔陨蠈W歷的在讀、在職或待業大學生。這就更要求有合適的方法:
首先,作為班主任不能夠采取居高臨下的身份跟學員談話,學員都是成年人,他們有自己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作為班主任不能單純的要求他們該做什么或者 不該做什么,要做的就是講明課程的要求、注意事項等等,讓學員自己思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鍛煉學員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
其次,不空洞說教,“學士后”鄂學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群體,不需要班主任一遍遍的去講大道理,而是可以從日常的一些細節去關注、提醒他們,激勵與鼓舞他們的動力與斗志,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
最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 施教,正確引導。教育是心靈的藝術。王老師說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才能夠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從而使其成為品學兼優的 人。
王老師說,作為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班級發展態勢,以求掌握全面,防微杜漸。所以在與學生溝通時首先要做一個良好的聽眾, 用眼睛、用心去溝通,總之、班主任若能時時刻刻、處處事事與學生溝通,就會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集體形成一個團隊、友愛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