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班主任,本就是做著育人育心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同時也決定了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是全方位的,在濟南北大青鳥山大校區,班主任的角色更是體會的淋漓盡致。作為一名資深班主任,濟南北大青鳥的邱老師又是如何精心對班內幾十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負責的呢?
小編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到邱老師時刻關注著每個學生的發展,深入細致地做好每位學生的思想工作。邱老師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現在多數學生都多少存在一些逆反心理,那么正確的溝通方法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
邱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和小編一起分享了自己在濟南北大青鳥的教育心得,總結了如下幾個方面來講述自己如何與學員有效的溝通:
一、溝通要交心
只有以心換心,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才能夠暢所欲言,學生才會把你當做傾訴的對象,敞開心扉的去和你交流,這時的你才能發現問題,及時的進行指導。
二、溝通要及時
班主任平時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班委同學平時工作有壓力,安排班級工作的時候會和別的學員有分歧,這時最容易激起學生思想的“浪花”,需要及時的溝通,聽聽學生有什么想法,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及時解除一些思想負擔。有時學生個人或其家庭遇到了困難,學生之間產生了矛盾等,也最容易結思想“疙瘩”或鉆“牛角尖”。班主任一旦發現學生思想上出了“岔頭”,就應及時去溝通,做好思想安慰工作,千萬不要拖,以免學生背上思想包袱。
三、溝通要明理、得法
有的老師和學生溝通時自己不動腦筋,“拿”過來就說,往往就事論事,不懂得傾聽,不注意方式方法,只顧自己嘮叨,不能幫助學生從根本上去認識問題,這樣往往越談學生心越不服。老師要通過溝通把學生的心談得亮堂起來,就必須對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循循善誘,講透道理。如同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溝通時,要講清錯在哪里,應該怎么辦?不應該怎么辦?不要急噪,也不要想一兩次談話解決全部問題;更不能因為談了一兩次沒有談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繼續談,讓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實意為他好,早晚他會接受你的。
邱老師說學生與班主任感情上難免有些情不通,難以理達。根據這種情況,作為班主任不妨在對其他方面無大影響的前提下,通過對某個事情的退讓,或是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實現感情上的溝通。還有就是,溝通注意不要連軸轉,過于頻繁,不停的嘮嘮叨叨,就會失去溝通的效果,甚至會使學生反感。溝通還要因人而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按照每個人的思想狀態,脾氣秉性不同,溝通的方法要靈活運用,因人因時而異,不能一把尺子量全班。
邱老師表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俗話說“劈柴要認準紋路,治病要摸準脈搏”,幫人不知其所急所需,排憂不知其所思所慮,猶如射擊沒有靶子,只能亂放槍,這樣的溝通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正是由于邱老師這種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全身心的為學員服務,使得濟南北大青鳥的學員在學到有用技能的同時也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